鉴于我市各社区和楼盘在所处地段、人口总量、年龄构成、原有基础等方面存在的差异,在开展社区“一老一小”服务时,可以因地施策、打造重点服务项目。比如:编写社区服务指南,制定标准化服务项目;打造差异化社区服务,对照服务指南,有侧重地选择服务项目,对原有配套服务设施进行适当增减或改造;创设前瞻性试点项目,包括与时俱进地开设老年人智能设备使用辅导课,聘请有书画才艺的老年人辅导学龄儿童等等。
陈建红
丹阳市政协副主席、丹阳市人民医院副院长
社区居家养老和婴幼儿照护关键在于“养”、“育”与“医”的融合。一要超前谋划布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,将医疗资源下沉社区;二是依托家庭医生促进医养医育融合,组建专家团队开展社区健康教育,管理老年人慢病,为家庭提供婴幼儿保健和护理指导贴心服务;三是开展“智慧养老”“智慧育儿”“互联网+医疗”等信息化服务;四是发挥余热,助力健康养老托育融合,发挥老年人知识专长,组织“老年护理”“健康育儿”等知识培训,让有符合工作要求的老年人从事“托育”服务。
段建强

丹阳市司法局一级主任科员
对社区加大各种资源要素投入
南宫NG28体育。一是整合涉及“一老一小”的资金及各部门的优惠政策,以社区内老年人和青少年的人数为基数,集中投入社区;二是为社区居委会配备一支相对固定的社工队伍;三是整合政府闲置用房,为社区配备“一老一小”活动场所;四是在社区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场所,为老年人和青少年提供倾诉、沟通交流和心理健康帮助。
杨丽荣

镇江市体科所所长
加强社区智能安保体系、智能环境监测网络等基础设施的智慧化改造,积极运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,对社区实施精准化管理,开展老年人智能设备应用和儿童编程与机器人学习培训课程,构建网络安全防护体系,防止数据信息泄漏风险,强化社区精神文化建设工作,构建起一个既充满智能化元素又饱含人性温度的“一老一小”智慧社区,让居民都能够充分领略科技进步所带来的便捷与温情。